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巫山磊块山林姿,一邱一壑贪成痴。寸峰拳石瞥眼过,张皇攫觅惟忧迟。东南佳山多秀丽,就中所欠雄与奇。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泝峡春迟迟。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谁割巫山一片云,峰峦罗列比儿孙。嵌空自是天生穴,剥蚀无非水渲痕。霜削秋清连竹色,露腴晓翠及蒲根。九峰九锁参差似,永镇仇溪第一村。
舟行观山无定姿,篷底兀坐真儿痴。层崖复岭正杂遝,平冈横阜俄逶迟。晴岚参天固竞秀,深崖挺石尤多奇。遥岑浮眉绿点点。
行行穷尽深林外,碧瓦鳞差依翠麓。峰峦左右相回环,万叶霜丹间晴绿。忽闻雷霆脚底声,声撼乾关隐坤轴。双龙跃出两崖间,倒泻银河作飞瀑。
春晓飞花一尺围,旋看风力悄琼瑰。广寒宫殿千门启,群玉峰峦四面开。直节自强深笑竹,清姿堪并绝知梅。史君賸有延枝意,收拾寒光上酒杯。
黄檗寺前犹突兀,祖师塔外别安排。香炉好是中央小,无数峰峦拱揖来。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小楼挂上绿窗棂,落日孤云万态生。碧玉峰峦白银绿,峰峦暗处绿偏明。
胜日事幽寻,乘兴从所适。西风飘杖履,偶作洞霄客。穿云渡涧岗,扪萝转空碧。七人今何在,九销峰峦峦。黄冠喜我辈,倾怀论宿昔。汲泉煮山苗,异气穿几席。区区名利人,到此尘机息。
渐有人家松桂丛,韶州山水胜南雄。未须青惜峰峦过,过了诸峰得好峰。
兰阴山跨浴溪南,春破峰颜三月三。松柏森森翻野籁,竹梧隐隐扑晴岚。高摩云汉千寻路,倒浸峰峦百尺潭。此外未知谁洞府,试春游骑必停骖。
春风到宛陵,太守遇康乐。隐几坐高斋,清风媚林壑。语我诸峰峦,道人古棲吒。幽潜远江汉,秀耸类衡霍。
一色将苍玉,双堆作假山。峰峦妙天下,花草半岩间。旧瘦天风骨,新曦雨髻鬟。何人缘底恨,化石立孱颜。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山当庐阜五峰边,地占侯谿好习禅。杳蔼峰峦云蔽日,参差楼殿瓦生烟。僧房宿鸟栖帘外,客馆鸣泉过枕前。但可登临间访古,西来无法与人传。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
咏尽千峰雪,吟行六里春。布多成暇政,方称好闲身。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泽根。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瑶田银海。浩色难为对。琪树照人间,晓然是、华严境界。万年松径,一带旧峰峦,深掩覆,密遮藏,三昧光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