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邹鲁相望击柝间,亦颜谁许独晞颜。同源泗水别溯水,接壤峄山连泰山。万山元勋辟杨墨,一时浮论主雍环。七篇事业君能讲,男子临岐泪肯潸。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新隆寺後看韶石,三三两两略依稀。金坑违头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齐。一来望韶亭上看,九韶八音堆一案。金锺大镛浮水涯,王瑟瑶琴倚天半。
是身如芭蕉,敢保金石固。得生况尪陋,愧彼硕且武。百万护一喘,人自疑窃斧。灵根著异效,尝资一溉助。
遂初欣遇两诗伯,临川先生一禅客。三人情好元不疏,秪是相逢逢不得。渠有正观碑,侬有永和词。真赝争到底,未说妍与媸。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欣倒石。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兽蹄鸟迹颇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字同书车。
峄山访秦碑,断裂无完笔。惟有筑城词,哀怨如当日。
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夸坐客。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
铿铿千古峄山桐,金石声来造化中。谁道元和无复致,为君堂上起薰风。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泠泠庶子泉,落落阳冰笔。云气势崩垂,龙蛇互蟠屈。峄山既劘灭,石鼓又缺失。唯兹数十字,遒劲倚云窟。模印徧华夷,流传耀缃帙。书诚一艺尔,小道讵可忽。乃知出人事,千古名不没。
通国无人敢挟书,峄山碑自篆虫鱼。至今览者赏奇古,先汉文章已不如。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道人岣嵝空有闻。
六载交情笃,安贫见子难。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歧路伤轻别,金兰义肯寒。浙东仍岁俭,持底劝加餐。
中原表表日星垂,积善传家泗水湄。一瓣心香邹国庙,八分手笔峄山碑。检身粹行言相应,报国精忠孝可移。千万人中无一二,庭闱偕老及期颐。
禹陵踪迹颇堪疑,窆石衣冠知几时。犹解起人河洛思,可怜大胜峄山碑。
古人托一技,身死名不灭。贤愚置不论,笔画观可阅。峄山刻秦铭,斯篆屈金铁。虽在众憎恶,恨不颈荐钺。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龟蒙岛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