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君家名父子,为晦翁嫡传。尝见黄勉斋,极口称其贤。师友相琢磨,南轩惜无年。翁之为汝翁,文字相周旋。溟渤深见底,泰华高及天。宏斋有凤髓,可续欲断弦。
昔作翘材客,曾谈执友贤。虽无金屋贮,赖有归巢迁。此老飞仙去,斯文付嫡传。病翁犹未聩,要听武城弦。
翁已鞭鸾上九霄,此郎虽小亦清标。斯文尚有嫡传在,每见能令人意消。身退吾难论一鹗,才高君必中双雕。汉廷急士将亲策,想见诸儒避董晁。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学书乃一乐,人或罕知趣。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天资苦凡弱,师法非早悟。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烟雾。
英英太极翁,器明吴楚甲。驰辂使沙漠,杖钺帅巴峡。南瞻岭表缩,东睨溟涨狭。林居念环辙,简脱卑藏筴。
庄敏传家,文安嫡胄,文惠诸孙。两大相辉,晋秦匹国,韩_盈门。天风吹下双轩。恰趁得、酴醿牡丹。锦绣光中,殿春不老,阅岁长存。
水心文印虽传嫡,青出于蓝自一家。尚意祥麟来泰畴,安知怪鹏集长沙。忤因宫妾头无发,去为将军手污靴。他日史官如立传,先书气节后词华。
载贽来相觅,挑灯读失惊。尊公王逸少,外祖郑康成。子壮堪传嫡,吾衰浪得名。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手移孤竹氏,遍地长孙枝。挺挺堪传嫡,疏疏欲咎谁。汝馋犹可忍,吾俗恐难医。虽有监临法,宽柔不忍施。
传嫡生枢府,耽书肖肯亭。未论禽拜后,姑喜鲤趋庭。葛帔悲交态,瑶环忆妙龄。吾无施力处,遗恨托于铭。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携诗十载旧登门,一见长思阙细论。岂忆犹蒙记名姓,故情仍许奉罍尊。临分更俾传家集,请事于今行嫡孙。傥有新闻幸无弃,素书无只报寒温。
应梦熊祥月又圆,以迎命汝岂徒然。迟之蓐卧十朝后,恰似阳来一日前。极处逢生天意在,长孙得嫡祖心传。相期他日成人事,复见升平要著鞭。
孔学授颜曾,有孙复能传。道脉萃一家,寿此嘻其天。西山宗紫阳,妙会众理全。先生嗣派嫡,再演中庸篇。
汉鼎犹分二,梁瓯未阙全。宸居本无外,王业偶成偏。艺祖肇各祀,嫡孙方四传。会将新雨露,遍洒旧山川。
杜门三载疑无缘,不似当年在剑川。衰病可曾同酒盏,俗氛那得和诗篇。枫宸领袖三千士,莲幕徊翔十七年。荣进在公真素定,槎溪嫡派看初传。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获。藏之五六年,未甚见省录。古苔侵文理,封结殆莫识。偶然嗟其穷,一一为磨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