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欲将数句了天竺,天竺前头更有诗。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早奉天香祷白衣,迟明宿雾故凄迷。忽惊红日穿林薄,无数碧山明涧溪。上竺寺连中竺寺,苏公堤映白公堤。湖光一碧几千顷,賸捲荷香送马蹄。
走杀东头供奉官,御香频降雨犹悭。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
归来岂不好,去国意如何。主圣忧思切,时危习俗讹。山高更回首,天阔阻悲歌。一寸丹诚地,余生感愤多。
湖上北山天竺寺,满山桂子月中秋。黄英六出非凡种,肯许天香过别州。
白云峰下白云堂,堂上高人一辨香。绕殿持经山四合,缭墙行道木千章。众生示免婴时苦,大士宁能与世忘。祈雨祈晴来复去,此身却似白云忙。
九里松队路,三天竺国山。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吟行随仗履,踪迹出人间。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道眼转丹青,常于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游山不合作前期,便被山灵圣得知。只等五更倾一雨,三更犹是月明时。
笋舆冲雨复冲泥,一径深深只觉迟。孤塔忽从云外出,寺门渐近报侬知。
住山何敢望他僧,只是游山也不曾。可惜一条杉桧路,都将湿丁不教行。
破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人家屋里生松树,穿出茅檐却覆檐。
小溪曲曲乱山中,嫩水溅溅一线通。两岸桃花总无力,斜红相倚卧春风。
老桧如憧翠接连,山茶作塔绿萦缠。山僧相识浑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三峰小石一方池,下有机泉仰面飞。坐看跳珠复抛玉,忽然一喷与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