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轻云阁雨还晴,苍黄又负端阳节。去年今日,大鄣深处,寸肠千结。好事无多,良辰难再,犹传遗孽。看连城*洞,大家愁恼,这光景、何时歇。
孟冬农事毕,谷粟既已藏。弥望四野空,藁秸亦在场。朝廷政方理,庶事和阴阳。所以频岁登,不忧旱与蝗。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相呼携筐去,迢递立远阡。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还有恨、故山飞去,石城琼壁。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便金虬、飞驭解移文,知无及。
三郎年少客,风流梦、乡岭蛊瑶环。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
广寒宫。秋期明日方中。叹阴晴、自来无定,何如今夕从容。棹兰舟、乱穿波月,斟玉*、清带荷风。
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间暇也。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明日,笔之於简,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隐括概见於斯。
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切叶以饲之,拥纸散周遭。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
,视而不问,欢时事之靡宁,哀生民之涂炭,因赋此曲,兼东邑令郭文盾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多态度、悠悠**,轻黏窗纸。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把溪山、好处纵模糊,须臾耳。
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
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丈夫固有四方志,壮年须作京华游。京华名花大似斗,看花小儿竞奔走。蒲萄潋滟金叵罗,羊尾驼峰腻人口。
五云飞出蓬莱,天香散满人间世。龙翔凤翥,千龄一遇,明良庆会。节*重来,士民腾喜,山川增气。想四方地远,九重心切,都要见、闾阎事。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
笔兼红墨,砚子同为事。甲乙紧相随,缺一物、难能作使。闲来静坐,屈指细寻思,要为书,不时思,须用清泉水。恰如四季,春夏秋冬是。
修行孰是练金丹。练就方知两事全。七返不容开四户,九还应是转三田。气神交结为珍宝,灵性分明作大仙。今日却归元本路,自然清静永恬
仙年方笄,姿态殊丽,尝同郎辈采频溪中,乐而忘返。一日,苍烟盛起,白书异色,龙渊鲛室,金支光烂,飘飘然有波神流而上,众姝惊散。仙独留不去,遥见与神顾语,乘碧茵同逝。俄烟开日晶,遂失所在。
须信人生足别离。此情惟有落花知。前生有限,去何疑。骑鲸公子赋成时。得从上界真官府,百计招魂不肯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买陂塘旋载杨柳,归农未免多务。一庭四序饶风景,且说夜来春雨。香湿渚。爱新树依稀,敷影连三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