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一出西城第二桥,两边山木晚萧萧。井花净洗行人耳,留听溪声入夜潮。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月沉乱峰西,寥落三四星。前溪忽调琴,隔林寒琤琤.闻弹正弄声,不敢枕上听。回烛整头簪,漱泉立中庭。
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事,潭洞何从横。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若耶溪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溪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诗人玉屑》)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一言寤主宁复听,三谏不从归去来。(《谏晋主不从作》,见《吟窗杂录》)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遥知大小朗,已断去来心。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宁知尘外意,定后便成吟。
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夜过深山算驿程,三回黑地听泉声。自离军马身轻健,得向溪边尽足行。
梦罢更开户,寒泉声隔云。共谁寻最远,独自坐偏闻。岩际和风滴,溪中泛月分。岂知当此夜,流念到江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