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与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子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乃翁老从臣,循吏追两都。益公工拟人,谓比王仲舒。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
赠君以宣城秋兔之颖,佩君以峄阳焦尾之琴。饯君以显父清壶之酒,送君以安仁金谷之吟。笔传洙泗之正印,琴弹单父之遗音。酒以陶百里醇醲之化,诗以写一时离别之心。
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麾节称循吏,三朝蔼政声。治如黄霸最,心慕伯夷清。诸道俱遗爱,两川尤著名。名家临制阃,更羡锦衣荣。
东马严徐,名籍甚、西京人物。谁不羡、伏蒲忠鲠,演纶词笔。雅意中朝今小试,二年东郡弦风迹。数中兴、循吏两三人,公居一。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
户长尽蠲民不病,室家相庆酒频沾。农桑课绩无遗恨,循吏声名并两都。
夫子厌承明,还求领郡行。两章干负扆,数刻对延英。岂独彩衣乐,兼为昼锦荣。圣朝循吏传,首得见君名。
开窗俯平湖,折柳举离宴。五马迟未发,暗雨杂飞霰。江东古名州,广信今近甸。兵骄费纪律,民瘠易咨怨。
循吏今为冠,高文妙草麻。龚黄低一著,班左共三家。风度春无价,身名玉绝瑕。可怜人士泪,滴损紫薇花。
君寄梅花道别肠,我攀官柳送归艎。东都循吏似名茂,南浦诗人更姓黄。白鹭青原留惠爱,苍苔红药入篇章。故人若问诚斋叟,化作沙鸥弄夕阳。
循吏功名两汉中,平生风义最雍容。鱼游濠上方云乐,鹏在承尘忽告凶。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百年穷达都归尽,淮水空围墓上松。
兵闲四十年,士不识金革。水旱数千里,民流谁垦辟。公初来视之,嘻此乃予责。将法多益办,万千由十百。
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世嗟阳谏议。人忆谢宣城。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清霜数行泪,岂为故人倾。
海内循良政,高名实吏师。铜符尝五换,玉节更三持。慷慨平戎策,雍容对德诗。甘泉仅持橐,功不负明时。
当年卓鲁盛材猷,循吏声名始一州。功在龙津看雨施,风行金穴见钱流。褒庸合上清华贯,奏谭俄惊疾病留。嶷嶷诸郎富儒雅,盖棺十世可无愁。
才华早岁妙中州,惠爱长存瘴岭头。陈迹他年循吏传,遗文何日茂陵求。平生业履一经在,投老功名万事休。惟有岿然岘山石,往来涕泪不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