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凿石甃圜庵,结构因岩谷。危梁琢坚珉,湿楚裁寒玉。梵相终无坏,明灯自相续。掘断青山根,白云常在屋。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春色如多情,阴云贷游瞩。登临不惮劳,?孛踤转山谷。石磴危欲欹,梯身进恐覆。松风响箫笙,花露滴巾幅。
弱龄轻日月,迈景想神仙。顾往谅无及,待来徒自怜。黄金弃砂砾,劬心炼丹铅。凿石不得水,沉剑徒窥渊。
郡学旧辟雍,中有岐阳鼓。古今所闻十,左右各惟五。离离大星陨,兀兀坏云补。累累营灶减,落落陈沙聚。
侍郎载歌奚川图,后人讽歌如按图。诗成相示劝之和,才尽气索其如吾。枯肠无沈难饮墨,但恣夕歠还朝袴。迫来长句谁子敌,况当述祖诗格殊。
石劣不受凿,水归时碍行。却令无竞性,翻作不平鸣。逆折声犹壮,崩腾色自明。我行殊昧险,于此独婴情。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太滇以西三巨石,错列荆榛对孤驿。文彩天开海岳图,面面晶光盈十尺。吁嗟此石生点苍,云谁置之古路傍。停车顾盼日将晏,仆夫语罢泣数行。
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没人采石山根渊,投身不试饥蛟涎。冯夷不解护潜宝,几片捧出如青莲。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涛潄击应千年。初疑鬼怪离洞府,珊瑚铁网相钩连。
浑沌复轮囷,全无斧凿纹。门临五湖水,坐纳四山云。
“郡守苏轼、山人张天骥、诗僧道潜月中游”题名十六字,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辄隐隐见沙沫间,篙师渔人不能识,而崖石险绝,又非士大夫所暇寻阅者,故于世无传焉。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身碎骨全不怕)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白日登遥陌,玄明问故宫。变桑徒霭霭,秀麦只芃芃。伊昔虞廷上,兹阉汉幄中。腹心推帝主,权位窃奸雄。
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松阳之山如游龙,粤罗浮原独巃嵸。有坟峨峨树且封,谁其葬者楚国公。楚公系同正献宗,煌煌炎宋祠业鸿。若子洎孙俱登庸,德泽绵衍何其隆。
苍山走南门,雉堞隐相并。明湖眇东汇,乱石皆北向。势如渴虹奔,饮首临巨涨。孤亭压其颠,洼石类盆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