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仆本修文持笔者,今来帅领红旌下。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军中伎痒骁智材,竞驰骏逸随我来。
泉清兰菊稠,红果落城沟。保庆台榭古,感时琴瑟秋。硕儒欢颇至,名士礼能周。为谢邑中少,无惊池上鸥。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儒释偶同宿,夜窗寒更清。忘机于世久,晤语到天明。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表爱诗书。严陵虽说临溪隐,晏子还闻近市居。佳句丽偷红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闲来共话无生理,今古悠悠事总虚。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探讨始河图,纷纶归海韵。亲承大匠琢,况睹颓波振。错简记铅椠,阅书移玉镇。曷由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纲罗卷轴三千余,欲儒非真类迂愚。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岂识治道通唐虞,语言从高馆希石渠。
宫壶移刻对延英,文帝从容问贾生。儒馆旋承恩诏入,士林尤说御批荣。丹山凤出宁无种,沧海鹏抟遂有程。渐待青毡归旧物,区区羲献漫家声。
呜呼小雅废,边角摇军声。采芹旧青衿,亦须事力征,朱轓挟武将,白眼轻儒生。区区众浊间,嗟子难为清。
书生不用世,什九隐儒官。抱璞岂不佳,居贫良独难。陈子剡中秀,盛年早弹冠。尝搴丹丘云,亦窥沧海澜。
貌从周孔讥诬伪,臆断诗书悉抵梧。悟鉴精明原本末,讨穷商略较锱铢。所存偶免随秦火,不喻遗忘笑汉儒。理胜凛然词旨达,知音傥遇圣人徒。
了了臞儒说旧章,三钟初试楚金良。当年尚老君方壮,此道催人意已志。懒逐肥尘规冷炙,甘同贫女借馀光。谁家春草能终惠,惆怅还同病乘黄。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