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自倚能歌曲,先皇掌上怜。新曲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他时亲戚空相忆,席上同悲一纸书。
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大耳仙人满颔须,醉倚长松一声啸。
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争利贪前竞著鞭,相逢尽是尘中老。日晚长川不计程,离群独步不能鸣。赖有青青河畔草,春来犹得慰羁情。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我来不见隆准人,沥酒空馀庙中客。征东同舍鸳与鸾,酒酣劝我悬征鞍。
古物神光雪见羞,未能擎出恐泉流。暗临黑水蛟螭泣,潜倚空山鬼魅愁。生怕雷霆号涧底,长闻风雨在床头。垂情不用将闲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红嵯峨,烁晚波,乖龙慵卧旱鬼多。爞爞万里压天堑,飏雷电光空闪闪。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小槛临清昭,高丛见紫薇。温r3终有思,暗淡岂无辉。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铿戈甲声劳嘈。剜剜深脐脂焰焰,人皆数叹曰,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膏销骨尽烟火死,长安城中贼毛起。
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睢水英雄多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