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幽阶苔藓翠纖纖,屐齿沾濡逐步黏。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潛。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天音空洞岂虚传,许我琅函诵半千。何事加持功已倍,日边消息尚茫然。
交游大半上青云,可使斯人竟陆沈。寒日乱山皆惨色,北风古木亦悲吟。伤情空拜丹青像,提耳不闻金玉音。舐墨欲书耆旧传,无言三叹我何心。
二刘兄弟虽可语,其如斛面已尖量。天差一妇各监係,跬步不容越堤防。羡余置产晨夕忙,老夫押花亦归疆。缙绅意态生堂堂,苞苴来往堪嗟伤。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规模传至今。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自得南风旨,虚堂此夕弹。正声传不易,俗耳听终难。峭壁虫音绝,乔枝鹤梦残。坐来消万虑,斜月上危栏。
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寒食光辉薄,古原多夕阴。行经平陵道,感慨一何深。将军昔封此,汉史传至今。山川宛如旧,事迹嗟已沉。
宠数频年及,俞音万口传。丰碑来少梅,大轴落台躔。教子宜如此,闻风亦凛然。送车今塞道,拱木看参天。
吟苦知音少,棋低敌手多。故人无恙不,薄酒奈愁何。未暇兔三窟,聊同鸥一波。传闻江北路,人应力田科。
冶容丽质世鲜比,择对年少风流子。并栏观鱼双戏水,妾心郎心誓如此。一朝结束万里行,东欲到海西到作。醉中慷慨跃马去,出门十年无信音。
羽人窟宅压沧溟,昆仑阆风天墉城。紫兰绛节跨彩凤,殷勤传命邀同盟。七月七日凉秋霁,千官锵佩森幢卫。王母云车九色龙,上元霜袍三角髻。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於涧何时无。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
东风飘花谁共惜,暑雨馥莲不忺摘。琱栏倚露月千里,铜铺锁寒雪一尺。终年汉漏滴四时,屈指三百六十日。远山蹙断懒涂抹,怕开妆镜鸾舞只。
参军一梦到词场,难弟想应瞻圣皇。此去捷音来鼎鼎,向来诸老去堂堂。马头雪絮天街玉,人迹板桥茅店霜。君去世科传伯氏,钓舟留我住严光。
薛君昔在日,才可齿诸任。继世能传业,为文有嗣音。千秋当却老,六籍更钩深。何以寿吾子,高才无陆沈。
鼻祖始谋远,承家积庆长。青霜元不坠,玉树久逾芳。气验三嵎秀,祥占五世昌。向来蜀父老,久忆汉文章。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君之先世真文雄,异时奏赋蓬莱宫。谁传副墨过沙漠,至今犹称长啸公。芝兰不乏后来秀,谓将褎然为举首。至音澹泊识者寡,遂令声名落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