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老坡送江直入海,君今归寻江之源。外台去乡苦不远,为持使节临潼川。君家家世四海闻,单于一问惊胡尘。归来便合上清禁,胡为日念横峨岷。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刺史诸侯贵,春城海水边。层城临媚景,水合数百源。山色佳有余,云门吼瀑泉。游山忆谢公,频游任履穿。
词伯今犹从事衫,追风才轶谢羸骖。浪传齐己声江左,不见弥明隐岳南。骚读正堪供痛饮,箎音那许接高谈。君家况有輶轩法,乞与新编得细参。
玉箫早入凉王墓,弓剑衣冠只同处。千年邂逅出人间,颜色声音幸如故。云门曲谱不分明,赵瑟齐竽各自名。传看乐府无人识,此箫收声甘弃掷。
封侯寂寞空飞将,佳句流传自谪仙。半世作民才六考,他年垂世有千篇。箧中酬唱都无恙,天外音书不复传。五岭三苗底处所,千岩万壑若何边。
西山有乔松,蒙附百亩阴。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駸駸。永怀豫章公,斯文金玉音。徐洪盖自出,源流高以深。
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流传纵今体,陶写亦吾心。未答论交作,还赓送别吟。识君于此道,亦复用功深。
家世风流翰墨林,政和佛祖务传心。浮辞肯作齐梁体,古调直谐韶濩音。入社敢期陪唱属,赠言从此得参寻。惠然更辱高轩过,不问春溪绿涨深。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汉廷无出右,天下举归心。岁晚雪霜干,春余桃李阴。班崇贰卿贵,掾落五溪深。勿谓无回雁,邮传可嗣音。
诗成要落天地间,太虚明月相往还。声名或觉四海隘,身乃憔悴穷闭关。诗中妙理超生死,何但不以彼易此。我来白下岂徒然,簿书凫鹜非吾事。
援引亦未力,声名空复传。终携太平策,还上蜀江船。帆色挂晓月,櫓音穿夕烟。沧波不尽兴,收拾浣花边。
口中吐佛子,腰间出神仙。眉心红日大如钱,脑宫诵经声泠然。瞿昙黄老去我久,可使举世终无传。天亦若忌我,我自梦裹知其天。
老我愧不学,无以祛六蔽。短绠赴修汲,深浅忘厉揭。每逢扑凸篇,如对葛答谜。敌垒或致师,何以御柴曳。
初度重逢巽上坤,庭闱应念子生孙。好将吉语传金母,更把归音报玉昆。
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息台山上最高峰,异事相传管氏童。檀幣昔嫌三窟撤回,斋盂今喜十方同。中宵急洒竹间雨,万壑俄喧松下风。欲记徽弦写心事,赏音唤起石林翁。
弱龄诵书史,所慕在经世。靦颜科目中,颇恨愆素志,天府两贡书,耻逐时粧媚。诸公娱乐赏音,偶玷春官第。
今节恩赐沐,把菊开清尊。天涯信音来,扩缄为一欣。展视未竟幅,泪雨益帨帉。辞家甫八年,边尘覆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