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闲怀聊自适,老态讵难除。白发从千丈,清风每一梳。众峰陪独咏,孤枕伴群书。况有能吟侣,时来慰索居。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场。宋祖子孙画龙种,毛骨固是非寻常。珊瑚宝玦久零落,空有妙艺传文章。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山僧惟一食,独上危峰行。萧萧林木秋,众禽多悲鸣。我亦有脂血,慰汝饥渴情。但恐谿谷晦,失此衣珠明。徘徊竟无语,落日寒云平。
青龙己酉丰稔叶,岁星一终旬日浃。天容黄黄风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见叶。漏促辰酉日车跲,目眩空花气屡慑。冻指欲堕数蓂荚,股栗匪由冰上踏。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辽城东。
黄纸除书下九天,岱宗西麓镇金田。鹫峰肃肃臻多士,兰社熙熙抚众贤。像室光华辉晓日,禅心清净擢秋莲。山泉自此增高洁,云集十方结胜缘。
众绿献秋色,寒山生夕容。林间静茅宇,云外响村舂。落日行文豹,澄江飞断鸿。遥怜徐孺子,一榻坐千峰。
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
老龙攫天来,神工郁随从。振鬛生群峦,触颔尽虚空。有地皆天行,是石作水用。小龙引双须,顾盼左右纵。
清溪殊险豁,石濑何淙淙。寻源竟莫测,又复上几重。行处众壑尽,望中天影空。于焉倏含景,水木相玲珑。
飞轩窅洞碧,溪口寒流深。溪南一峰峻,众壑波上阴。杉松乱天影,水月乃余心。时节开竺书,寂寂空中音。杂花逗秋思,鸣瀑弦素琴。愿垂白鹤影,永矣谐幽寻。
松柏隘石门,清溪垂乱花。寻源望不极,水上流胡麻。众壑相崩奔,一峰凌断霞。昔人炼骨处,白石盘阳崖。至今风雨来,犹疑下霓车。冥心道经秘,假寐紫皇家。授以霹雳文,晤言营丹砂。
命驾晓行游,游彼西山里。西山信多奇,况复偕知己。是时霖雨歇,群峰净如洗。众芳已销落,余春栖百卉。
偶怜山在目,浅立意悠然。落落泉舂石,层层树接天。半峰分夕照,众壑共秋烟。将谓迷来径,樵夫已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