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石为肌骨应成假,铁作肝肠未必真。当日容成丹就处,何当点化作仙人。
苍龙夭矫西北来,銮破明珠成碧岫。何人驾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天马苟伏皂。驽足日加骤。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
竹外横梢半欲乾,透音肌骨不胜寒。定知天上梅花脑,不比人间柳絮礬。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僊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肌骨瘦寒,气貌衰残。坐冷秋生河阔,心空月堕潮乾。善财游历百城了,楼阁门开指一弹。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天台山,乃在钱塘之南,瓯越之间。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潺湲。银河倒泻石梁滑,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
夜凉湖上,酌芳尊,对此一轮皓月。岁月匆匆人老大,又近中秋时节。夜气泬,湖光旷邈。风舞萧萧叶。
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友人折赠数枝,云移根自鄱阳之洪氏。
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二绝独与端石便,不受翠铁黄金煎。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山中旧事今不然,石铫不在坡炉砖。
碎琼揉香作肌骨,霁日吹红染肤色。人间何处有此葩,一种风流初未识。东隅月户编三千,夜修玉关瀛洲前。拂摇桂子偶坠此,雨露培植开韶妍。
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是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长史玉斧皆门户。我家韦布三百年,只有阴功不知数。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
飘飘夜半身凌云,梦与群仙游玉京。龙虎腾骧争引导,侍童罗络甘蓬迎。绛幡羽扇前驱列,宝盖华旗助旌节。钧天九奏毕笙竽,飚驭数行响环玦。
寸草春未报,秋风树不停。三年真忽尔,过隙白驹奔。庐坟吾岂敢,北堂有老人。作庵居释子,佛事勤朝昏。
老身不能寒,心唯爱冬日。炙背蓬门下,暖气浃肌骨。自谓人间世,世乐居第一。虽曰狐貉温,功莫与之匹。山居人不到,独坐快扪虱。
涉海神仙夸蓬莱,登陆胜地称天台。天台枕海连四明,万峰千岭相萦回。赤城绣出绮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神仙居处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