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九首》

王安石

言失於须臾,百世不可除。
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


诗词类型:

《寓言九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寓言九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言失于须臾,百世不可除。
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

诗意:
这首诗词揭示了言行之重要性以及恶名的难以消除。诗人表达了一种警示意味,告诫人们在言语和行为中要慎重选择,因为一旦言行失当,恶名将长久地影响到自己。无论是言辞还是行动,一时的失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长期的困扰和耻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首句"言失于须臾,百世不可除"强调了言语的重要性。一句不慎之言可能会对一个人的声誉产生长远的影响,即使过了百年也难以抹去。接着,诗人说"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强调了行为失当带来的恶名。一个人的行为失误可能很快就会传遍八个行政区,导致声名狼藉。接下来的两句"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表达了一个人积累良好声誉的艰难和被毁的容易。良好的声誉需要百年来建立,但只需一天就能被破坏殆尽。最后一句"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表明了诗人对那些没有道德良知的人的谴责,同时也是对所有人的告诫,提醒人们从一开始就要慎重选择言行,避免后悔。

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提醒了我们在言行之间要保持谨慎和慎重。它强调了道德和声誉的重要性,教导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言行,避免言谈举止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这首诗词都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寓言九首》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yù yán jiǔ shǒu
寓言九首

yán shī yú xū yú, bǎi shì bù kě chú.
言失於须臾,百世不可除。
xíng shī jǐ xí jiān, è míng mǎn bā qū.
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
bǎi nián yǎng bù zú, yī rì huǐ yǒu yú.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liàng bǐ chǐ bù rén, jiè zāi wéi jué chū.
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

网友评论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