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的反义词

负隅顽抗的反义词有:俯首就擒俯首就缚延颈就缚戴罪图功戴罪立功改恶从善束手就擒束手就禽束手就缚束手待毙迎头痛击,负隅顽抗[fù yú wán kàng]的解释: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出自: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负隅顽抗的反义词


负隅顽抗的反义词详解

1.俯首就擒
拼音:fǔ shǒu jiù qín
解释:低头受擒拿

2.俯首就缚
拼音:fǔ shǒu jiù fù
解释: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3.延颈就缚
拼音:yán jǐng jiù fù
解释:延:伸;就:接受;缚:捆绑。伸出脖子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今者朝廷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

4.戴罪图功
拼音:dài zuì tú gōng
解释: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出处:《明史·马芳传》:“帝令察广堪办贼,许戴罪图功,否即以赐剑从事。”

5.戴罪立功
拼音:dài zuì lì gōng
解释: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出处:《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6.改恶从善
拼音:gǎi è cóng shàn
解释: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7.束手就擒
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解释: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8.束手就禽
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解释:见“束手就擒”。
出处: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

9.束手就缚
拼音:shù shǒu jiù fù
解释: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10.束手待毙
拼音:shù shǒu dài bì
解释: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11.迎头痛击
拼音:yìng tóu tòng jī
解释: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
出处: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负隅顽抗的近义词

“负隅顽抗”单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