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yǐ yì nì zhì
成语解释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成语例句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
繁体字形 以意逆志
英文翻译understand by heart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键词
【以字的详细解释】: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意字的详细解释】: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逆字的详细解释】: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志字的详细解释】: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这对情侣,一度以意逆志后,女的便珠胎暗结了。
你这是以意逆志,说出的话不足以令人相信。
可见,“以意逆志”说中正含有间性理论的原生态的丰富存在。
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显示了汉语语境中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学术传统,经典建构、伦理对话是其所具有的汉语文化与思想特质。
“以意逆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诗学观念上一次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