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成径,本自不期人。历下两寒士,箪瓢能悦亲。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子既得此友,从之求日新。
少时诵诗书,贯穿数万字。迩来窥陈编,记一忘三二。光阴如可玩,老境翻手至。良医曾折足,说病乃真意。
安诗无恙时,学行超辈侪。华屋落丘山,百忧满人怀。此士如不亡,仲子抱奇材。不独典刑在,神明还观来。
往在舅氏旁,获拚堂上帚。六经观圣人,明如夜占斗。索居废旧闻,独学无新有。羡子杞梓材,未曾离矫揉。
蚤知鹊山亭,李杜发佳思。弥年听传夸,登览通梦寐。遥怜坐清旷,落笔富新制。尚因宾客集,沥酒使我醉。
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未见历下人,徒倾历城酒。从来亲骨肉,不免相可不。但愿崇事实,虚名等箕斗。
在昔授子书,髧彼垂两发。乖离今十年,树立映先达。青灯哦妙句,如酌春酒滑。把书念携手,惆怅至明发。
竹贯四时清,月通云气明。外弟有佳质,妙年推老成。後凋对霜雪,不昧处阴晴。盛德当如此,古人畏後生。
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清润玉泉冰,高明秋景晴。妙年勤翰墨,银鉤烂纵横。蓝田生美璞,未琢价连城。思为万乘器,柱下贵晚成。
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日中驾肩来,薄晚常掉臂。徒嚣终无赢,归矣求己事。
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伟哉居移气,兰鲍在所化。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霜威能折绵,风力欲冰酒。勤子来访道,枵然我何有。寝兴与时俱,由我屈伸肘。饭羹自知味,如此是道不。
浮阳愧嘉鱼,道傍多苦李。古来贤达人,不争咸阳市。吾子富春秋,日月东趋水。潜圣有玉音,闻道而已矣。
柳君文武甚,睨视万人豪。老气鼓不作,卷旗解弓刀。上为朝阳桐,下为涧溪毛。囊中有美实,期子种蟠桃。
富贵功名茧一盆,缲车头绪正纷纷。肯寻冷淡做生活,定是著书扬子云。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春风一曲花十八,拼得百醉玉东西。露叶烟丛见红药,犹似舞馀和汗啼。
少小尚狷介,与人常不款。置身稍雍容,遇酒辄引满。自是鹤长足,难齐凫胫短。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