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本吴乡士,请歌《吴趋行》。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飞观被山起,游舰沸川横。
一声远笛数声砧,月满江城夜正深。坐据胡床爱凉思,空阶移尽桂花阴。
浅水平沙冻鸭眠,秋声和过石桥边。寻君兼得寻诗兴,野树江云欲雪天。
故人散尽独君存,风雨相逢海上村。尊酒饮阑言不尽,更留余烛照黄昏。
上人图画故人诗,相见灯前夜雨时。无限云山与烟树,总含秋色是相思。
绿树残莺偶一鸣,听来方解忆山行。今年不是逢余闰,已过春光半日程。
非关骑马踏尘埃,病眼昏昏自懒开。江上酒徒应共笑,经春不作看花来。
欲望城西礼白云,数峰苍翠晚粼粼。谁知邂逅东归客,亦是香山社里人。
灌花移石不辞勤,苔润流泉雨后新。一坞绿杨鸡犬静,老来欣作太平人。
二子全操七国权,朝谈纵合暮衡连。天如早为生民计,各与城南二顷田。
尽日南风永巷开,羊车去后玉阶苔。谁知天上无人地,亦有城南小史来。
宫闭骊山静管弦,翠华巡狩去经年。掖庭无用恩难报,愿上蓬莱采药船。
已嗟求道晚,复省济时难。碌碌成何事,天涯又岁阑。
初春风日自妍华,客意登临只感嗟。陌上惊尘随去马,城边遗柳断栖鸦。乱来未觅无兵地,愁在空思有酒家。咫尺苑西谁解问,早梅还发去年花。
一发青山断雁边,渚宫楼阁暮云连。烟波仿佛江南意,风柳依稀峡外天。钓艇归时风动苇,僧钟起处日沉烟。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击筑无人识渐离,客依孤馆独凄其。著书未解成新语,把酒聊因觅旧知。燕塞风多寒水急,梁园雪早冻云痴。年来只念江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贪语酒寒频,新年见故人。别时烟寺晚,归路雪江春。造次灯前面,苍茫舶上身。明朝楚花发,莫叹县厨贫。
清唱合琵琶,当年碧玉家。弄残催酒急,抱重向灯斜。久别愁江树,重听隔院花。泪多思旧事,不是客天涯。
养疾深扉掩,还应谢俗交。鸟多风和语,葵晚雨缄苞。印向闲厅锁,钟闻近寺敲。相思愁莫遏,高树古城坳。
长春之孙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遗核。平生不学烧汞方,唾视黄金等何物。满城谁识旧庚桑,白发人中似鹤长。时上高楼惟独醉,榴皮书破壁尘香。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