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岂不有阳春,节岁聿其周,君何爱重裘。兼味养大贤,冰食葛制神所怜。填窗塞户慎勿出,暄风暖景明年日。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饥。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其友名子舆,忽然忧且思。搴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我衣之华兮,我佩之光。陆君之去兮,谁与翱翔。敛此大惠兮,施于一州。今其去矣,胡不为留。我作此诗,歌于远道。无疾其驱,天子有诏。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鸟哢正交加,杨花共纷泊。亲交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况当营都邑,杞梓用不疑。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开口论利害,剑锋白差差。
帝奠九廛,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一收正之。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夏家。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
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岩洞幽深门尽锁,不因丞相几人知。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墙下春渠入禁沟,渠冰初破满渠浮。凤池近日长先暖,流到池时更不流。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雨惯曾无节,雷频自失威。见墙生菌遍,忧麦作蛾飞。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