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来簌簌山风急,山雨随风暗原隰。树带繁声出竹闻,溪将大点穿篱入。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此时高味共谁论,拥鼻吟诗空伫立。
山头水从云外落,水面花自山中来。一溪红点我独惜,几树蜜房谁见开。应有妖魂随暮雨,岂无香迹在苍苔。凝眸不觉斜阳尽,忘逐樵人蹑石回。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岸上花根总倒垂,水中花影几千枝。一枝一影寒山里,野水野花清露时。故国几年犹战斗,异乡终日见旌旗。交亲流落身羸病,谁在谁亡两不知。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伤时惜别心交加,支颐一向千咨嗟。旷野风吹寒食月,广庭烟著黄昏花。长拟醺酣遗世事,若为局促问生涯。夫君亦是多情者,几处将愁殢酒家。
睡起墙阴下药阑,瓦松花白闭柴关。断年不出僧嫌癖,逐日无机鹤伴闲。尘土莫寻行止处,烟波长在梦魂间。终撑舴艋称渔叟,赊买湖心一崦山。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临轩一醆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闻说经旬不启关,药窗谁伴醉开颜。夜来雪压村前竹,賸见溪南几尺山。
书墙暗记移花日,洗瓮先知酝酒期。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冲雨觅渔师。
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蝶矜翅暖徐窥草,蜂倚身轻凝看花。天近函关屯瑞气,水侵吴甸浸晴霞。岂知卜肆严夫子,潜指星机认海槎。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晓入江村觅钓翁,钓翁沈醉酒缸空。夜来风起闲花落,狼藉柴门鸟径中。
暂息征车病眼开,况穿松竹入楼台。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
省趋弘阁侍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无限更斜阳。时昏却笑朱弦直,事过方闻锁骨香。入室故寮流落尽,路人惆怅见灵光。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