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万里籋浮云,一喷空凡马。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行尽桑麻九英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枒个样桥。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玉女峰前一櫂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鳃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
一气同生天地人,不知何者是吾身。欲依佛老心难住,却对渔樵语益真。静处时呼酒贤圣,病来稍识药君臣。由来不乐金朱事,且喜长同垅亩民。
儿曹谈笑觅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棋鬭机关嫌狡狯,鹤贪吞啖损风流。强留客饮浑忘倦,已办官租百不忧。我识箪瓢真乐处,诗书执礼易春秋。
至性由来禀太和,善人何少恶人多。君看泻水着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