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鴃舌问三苏。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膏明兰臭俱自焚,象牙翠羽床其身。多言自古为数穷,微中有时堪解纷。痴人但数羊羔儿,不知何者是左慈。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捉君应已迟。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夜吟石鼎声悲秋,可怜好事刘与侯。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划如太华当我前,跛牂欲上惊崷崒。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予戟。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么弦细欲无。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後有人无。诗成桦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
举纲惊呼得巨鱼,馋涎不易忍流酥。更烦赤脚长须老,来趁西风十幅蒲。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龙锺三十九,劳生已强半。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今年一线在,那复堪把玩。欲起强持酒,故交云雨散。
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倦游行老矣,旧隐赋归哉。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
闻君开龟轩,东槛俯乔木。人言君畏事,欲作龟头缩。我知君不然,朝饭仰阳谷。余光幸分我,不死安可独。
送君四十里,只使一帆风。江边千树柳,落我酒杯中。此行非远别,此乐固无穷。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同。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