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见清阴六里长。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唯愿酒杯深。七雄三杰今何在,休为闲人泪满襟。
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边把酒杯。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安排贱迹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一曲吴歌齐拍手,十年尘眼未曾开。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苎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杯倾别岸应须醉,花傍征车渐欲芳。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荒堆无草树无枝,懒向行人问昔时。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南陵旧主人。万里朝台劳寄梦,十年侯国阻趋尘。寻知乱后尝辞禄,共喜闲来得养神。
会稽诗客赵能卿,往岁相逢话石城。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步步清。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
湖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披寻藻思千重后,吟想冰光万里馀。漳浦病来情转薄,赤城吟苦意何如。锦衣公子怜君在,十载兵戈从板舆。
多病无因棹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袴讴。早说用兵长暗合,近传观稼亦闲游。须知谢奕依前醉,闲阻清谈又一秋。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柳色纵饶妆故国,水声何忍到扬州。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缯。只合当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