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孤斟。客孤吟。戏马台荒露草深。英雄何处寻。爱登临。莫登临。定是愁来关客心。暮天烟水沈。
轻红短白东城路。忆得分襟处。柳丝无赖舞春柔。不系离人只解、系离愁。如今花谢春将老。柳下无人到。月明门外子规啼。唤得人愁争似、唤人归。
坠红轻,浓绿润,深院又春晚。睡起厌厌,无语小妆懒。可堪三月风光,五更魂梦,又都被、杜鹃催攒。怎消遣。
休赋惜春诗。留春住、说与人知。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莫怪杜鹃啼。真个也、唤得人归。归来休恨花开了,梁间燕子,且教知道,人也双飞。
老去懒寻花。独自生涯。几枝疏影浸窗纱。昨夜月来人不睡,看尽横斜。门外欲啼鸦。香意凌霞。从渠千树绕人家。世上一枝元也足,不要随他。
才合又轻离。心事多违。小窗灯影记亲移。可奈酒酣花困处,不省人归。山翠又如眉。肠断幽期。相思有梦阿谁知。莫遣重来风絮乱,不似当时。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野水寻溪路,青山踏晚春。偶来相值却钟情。一树琼瑶洗尽、客衣襟。曲沼通诗梦,幽窗净俗尘。何时散发伴袒裙。后夜相思生怕、月愁人。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梅坞飞香定,兰窗翠色齐。水边沙际又春归。领略东风、能有几人知。爱月眠须晚,寻花去未迟。谁家庭院更芳菲。费尽才情、休负一春诗。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有人憔翠带宽腰。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夜来溪雪已平桥。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病起尊难尽,腰宽带易垂。不堪村落子规啼。问道行人一去、几时归。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烟水两悠悠。吾老矣,心事几时休。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安得小书舟家有拟舫名书舟。
惨惨霜林冬欲尽。又是溪梅寒弄影。矮窗曲屋夜烧香,人已静。灯垂炉。点滴芭蕉和雨听。约个归期犹未定。一夜梦魂终不稳。知他勾得许多情,真个闷。无人问。说与画楼应不信。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拚醉、又何妨。
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断云侵晚度横塘。小扇斜钗依约、傍牙床。蘸蜜分红荔,倾筒泻碧香。醉时风雨醒时凉。明月多情依旧、过西厢。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春阴将冷傍帘帏。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老来无计遣芳时。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绿深红少。柳外横桥小。双燕不知幽梦好。惊起碧窗春晓。起来_憧多时。玉台金镜慵移。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红烛照筵寒欲凝。时见筛帘玉影。夜深明月笼纱。醉归凉面香斜。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秋香谁买。散入琉璃界。点缀小红全不碍。还却铅华余债。夜来月底相期。一枝未觉香迟。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