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上雨,篷底有人愁。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烟水两悠悠。吾老矣,心事几时休。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安得小书舟家有拟舫名书舟。
风入藕花翻动。夜气与香俱纵。月又带风来,凉意一襟谁共。情重。情重。可惜短宵无梦。
一枝烟雨瘦东墙。真个断人肠。不为天寒日暮,谁怜水远山长。相思月底,相思竹外,犹自禁当。只恐玉楼贪梦,输他一夜清香。
小会幽欢整及时。花也相宜。人也相宜。宝香未断烛光低。莫厌杯迟。莫恨欢迟。夜渐深深漏渐稀。风已侵衣。露已沾衣。一杯重劝莫相违。何似休归。何自同归。
金鸭懒熏香,向晚来春酲,一枕无绪。浓绿涨瑶窗,东风外、吹尽乱红飞絮。无言伫立,断肠惟有流莺语。碧云欲暮,空惆怅,韶华一时虚度。
兰帷夜色高,绣被春寒拥。何事玉楼人,屡踏杨花梦。分明相见陈,不道幽情重。乞个好因缘,莫待来生种。
别时已有重来愿。谁料情多天不管。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寄声只倚西飞雁。雁落书回空是怨。领愁归去有谁知,水又茫茫山又断。
小小腰身相称。更著人心性。一声歌起绣帘阴,都遏住、行云影。闻道玉郎家近。被春风勾引。从今莫怪一东看,自压尽、人间韵。
门外莺寒杨柳。正减欢疏酒。春阴早是做人愁,更何况、花飞后。莫倚东风消瘦。有酴醿入手。尽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旧。
泪湿芙蓉城上花。片飞何事苦参差。锁深不奈莺无语,巢稳争如燕有家。情未老,鬓先华。可怜各自淡生涯。桃花不解知人意,犹自沾泥也学他。
木落江空又一秋。天寒几日不登楼。红绡帐里橙犹在,青琐窗深菊未收。新画阁,小书舟。篆烟熏得晚香留。只因贪伴开炉酒,恼得红儿一夜讴。
闲倚前荣小扇车。晚妆无力亸云鸦。凝情香落一庭花。笑挽清风归玉枕,懒随缺月傍窗纱。羞红两脸上娇霞。
薄日移影午暑空。一杯何事便潮红。扇纨挥尽却疏慵。早睡情怀冰枕外,夜来消息雨荷中。不须留烛眩房栊。
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遥想当年出凤雏。王□风有未全疏。只今朱绂为谁纡。芳草池塘春梦后,粉香帘幕晓晴初。一簪华发要人梳。
天女殷勤著意多。散花犹记病维摩。肯来丈室问云何。腰佩摘来烦玉笋,鬓香分处想秋波。不知真个有情么。
□□□□□□,□□□□□□。□□□□□□□。□□□□□□。汲井漫随兰炷,心情半怯罗衣。粉香消尽无人觑,只门外、子规啼。
众绿初围夏荫,老红犹驻春妆。画帘燕子日偏长。静看新雏来往。□□□□□□,□□□□□□。□□□□□□□。□□□□□□。
愁无语。黄昏庭院黄梅雨。黄梅雨。新愁一寸,旧愁千缕。杜鹃叫断空山苦。相思欲计人何许。人何许。一重云断,一重山阻。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