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馀。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门有医来往,庭无客送迎。病销谈笑兴,老足叹嗟声。鹤伴临池立,人扶下砌行。脚疮春断酒,那得有心情。
昨日复今辰,悠悠七十春。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散秩优游老,闲居净洁贫。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风仪与名号,别是一生人。
玄元皇帝著遗文,乌角先生仰后尘。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世间尽不关吾事,天下无亲于我身。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故交海内只三人,二坐岩廊一卧云。老爱诗书还似我,荣兼将相不如君。百年胶漆初心在,万里烟霄中路分。阿阁鸾凰野田鹤,何人信道旧同群。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卷缦看天色,移斋近日阳。甘鲜新饼果,稳暖旧衣裳。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不入公门慵敛手,不看人面免低眉。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
塞北虏郊随手破,山东贼垒掉鞭收。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剑拔青鳞蛇尾活,弦抨赤羽火星流。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风雨萧条秋少客,门庭冷静昼多关。金羁骆马近卖却,罗袖柳枝寻放还。书卷略寻聊取睡,酒杯浅把粗开颜。
选石铺新路,安桥压古堤。似从银汉下,落傍玉川西。影定栏杆倒,标高华表齐。烟开虹半见,月冷鹤双栖。材映夔龙小,功嫌元凯低。从容济世后,馀力及黔黎。
闲看双节信为贵,乐饮一杯谁与同。可惜风情与心力,五年抛掷在黔中。
巧者焦劳智者愁,愚翁何喜复何忧。莫嫌山木无人用,大胜笼禽不自由。网外老鸡因断尾,盘中鲜鲙为吞钩。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
少年莫笑我蹉跎,听我狂翁一曲歌。入手荣名取虽少,关心稳事得还多。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官给俸钱天与寿,些些贫病奈吾何。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