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凭仗江波寄一辞,不须惆怅报微之。犹胜往岁峡中别,滟滪堆边招手时。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閤入青烟。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宴游寝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宾客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失为庭前雪,飞因海上风。九霄应得侣,三夜不归笼。声断碧云外,影沉明月中。郡斋从此后,谁伴白头翁。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勿言一水隔,便与千里同。富贵无人劝君酒,今宵为我尽杯中。
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
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池月夜凄凉,池风晓萧飒。欲入池上冬,先葺池上閤.向暖窗户开,迎寒帘幕合。苔封旧瓦木,水照新朱蜡。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中有独宿翁,一灯对一榻。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一为止足限,二为衰疾牵。邴罢不因事,陶归非待年。归来嵩洛下,闭户何翛然。静扫林下地,闲疏池畔泉。
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岸暗鸟栖后,桥明月出时。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