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乱鸡群里 一作:乱群鸡里)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