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敲碎玉阑干,蝴蝶纷飞梦欲残。翠被压床银烛暗,夜深谁问海棠寒。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生时不饮香魂醒,难着春风半点红。
拜章台上月如霜,云湿阑干面面凉。道士醮归秋夜净,满身薰得紫藤香。
客程因太早,却费一更眠。落月已归海,残星犹在天。橹声荷叶浦,萤火豆花田。隔岸谁家起,青灯远树边。
沉沉万籁满天星,药兔秋声处处明。落尽灯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捣衣声。
自咏自书粘壁上,何须古画与名碑。隔墙风落闲花片,日日飞来入砚池。
袂分鸳锦梦双残,一线啼痕枕未乾。门掩青灯人自去,杏花风起落花看。
枕书午睡正朦胧,云翠风凉透葛中。唤醒一床蝴蝶梦,虬鸦声在隔楼东。
学诗玄妙似参禅,又似凡人去学仙。吟得悟时皮骨换,一天风露响灵蝉。
夜深犹有去来船,长江倒影涵青天。鹤寒梦觉松梢月,流水残梅浸香雪。山翁呼儿沽酒归,独客有感未睡时。提剑起舞摇斗宿,醉里天风生两袖。
孤云不定心,持缽度寒林。野饭青蒲洁,秋程黄叶深。海风潮水发,山雨晓烟沉。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
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一身收拾归绳墨。才动千条万绪生。
落花流出石崖泉,疑是山中有隐仙。路隔深林看不见,斧樵声在碧云边。
蜡包绿萼日才烘,放出千枝鹤顶红。待得雪晴春信透,翠云围绕锦屏风。
草满咸平古屋基,梅花几度换横枝。黄昏若看一潭月,不出林逋两句诗。
蝉噪凉生玉漏秋,梦回空忆到龙楼。妾身恨不如黄叶,得趁流泉出御沟。
寒潭水落石生衣,败叶吹来卧藓矶。滩急不流人影去,饵丝摇飏荻花飞。
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
祖龙痴欲望长年,却遣君房渡海船。枉去蓬山觅丹药,桃源亦自有神仙。
芦湾风带雁声愁,苹蓼花开水国秋。望到钱唐门外路,晚凉人倚小红楼。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