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闻星堕地,往往化为石。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漳南开士好丛林,慧剑何年出水心。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槛窥山鸟有真意,窗听海潮非世音。一笑上方人事好,不知衰境两侵寻。
宠参时宰道人琳,气盖诸公弟季心。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摇摇北下随帆影,踽踽东来想足音。握手更知禅迫远,隔云灵鹫碧千寻。
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华戎蛮蜀古百川,合为大江神所躔。山盘水怒不得泄,到此乃有无穷渊。朱衣乘车作官庥,操制生杀非无权。阴灵秘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岂偶然。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张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长。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霾风携万物,暴雨膏九州。卉花何其多,天阙亦已稠。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
灵山宁与心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日月沄沄与水争,披襟照见发华惊。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曾游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宜秋西望碧参差,忆看乡人禊饮时。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青天白日春常好,绿发朱颜老自悲。跋马卧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晓马駸駸路阻修,春风漠漠上衣裘。三年衔恤空余息,一日忘形愿少留。末路悲欢随俯仰,此生身世信沉浮。寄声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暂休。
江南岁尽多风雪,也有红梅漏泄春。颜色凌寒终惨澹,不应摇落始愁人。
五月秘府始曝书,一日江君来约予。世间虽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我时冒热跨马去,开厨发匣鸣鎖鱼。羲献黑迹十一卷,水玉作轴排疏疏。
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只烦冤。真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
舟约刀头止岁前,故人专使手书传。出门江口问消息,极目寒沙空渺然。
三江风浪隔天台,想见当时赋咏才。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余事出山来。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秋雨漫漫夜朝复,可嗟蔀屋望重霄。遥知宴坐无余念,万事都从劫火烧。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彩绛缝囊海上舟,月团苍润紫烟浮。集英殿里春风晚,分到并门想麦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