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蕊曾游此地来,青青今见数枝梅。只应尚有娇春意,不肯凌寒取次开。
身随饥马日中行,眼入风沙困欲盲。心气已劳形亦弊,自怜於世欲何营。
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
早知皆是自拘囚,年少因何有旅愁。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
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离别何言邂逅同,今知相逐似云龙。苍烟白雾千山合,绿树青天一水容。已谢道涂多自放,将归田里更谁从。庞公有意安巢穴,肯问箪瓢与万锺。
北山朝气澹高秋,欲往愁沾独少留。散策缘冈初见日,兴随云尽复中休。
岁暮青条已见梅,余花次第相争开。淮南无此山林胜,作意春风更一来。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解带行苍藓,移身坐绿阴。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病起行山山更险,下穷溪谷上通天。乘高欲作东南望,青壁松杉满我前。
六幅生绡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去年今日长干里,遥望锺山与此同。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此身已是一枯株,所记交朋八九无。唯有微之来访旧,天寒几夕拥山炉。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
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坐中亦有江南客,自断此生休问天。
附巘凭崖岂易跻,无心应合与云齐。横身势欲填沧海,肯为行人惜马蹄。
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
伫立望锺山,阳春更萧瑟。暮寻北郭归,故绕东冈出。
恆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