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季贤愚混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仑水别流。还待春风锦帆暖,柳阴相送到迷楼。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脱祸东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玉辇曾经陷楚营,汉皇心怯拟休兵。当时不得将军力,日月须分一半明。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冤雠。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风沙刮地塞云愁,平旦交锋晚未休。白骨又沾新战血,青天犹列旧旄头。
水泉花木好高眠,嵩少纵横满目前。惆怅人间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边。
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一沉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