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南溪老病客,相见下肩舆。近发看乌帽,催莼煮白鱼。宅中平岸水,身外满床书。忆尔才名叔,含凄意有馀。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杜甫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 ——李之芳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近,空然惜别离。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