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脚如麻未肯收,雨中还作法王游。云埋辇路烟初合,水溅松岩雪乱流。心畏险途常恐失,寒侵病骨已知秋。群峰耸峭犹无畏,为语山僧不用留。
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左氵右霝}。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节藏泥滓气凌空,荐俎宁知肉味重。未许韦编充简策,已胜丝黍诳蛟龙。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干须烦雪壤封。他日要令高士爱,不应常共宰夫供。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仑。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
旋剪香罗列地垂,娇红嫩绿写珠玑。花前欲作重重结,系定春光不放归。
缪挟经世策,蚤衰甘湮沦。吾庐有佳趣,一廛良可亲。茂林修竹地,青山白云人。尘埃付捷径,风波委要津。
风驾已驰供御品,霜郊未卷喊山旗。七闽地产犹为宝,两府官高故不遗。须藉水帘泉胜乳,也容双井白过磁。东堂退食公宫晚,金鼎新烹欲沁脾。
关山千里涌银涛,晚日烘云欲动摇。滕六自知迁客近,前驱一洗瘴烟消。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明缗钓香饵,彼取亦已微。金丸往抵黾,我用一何卑。余生宇宙间,动辄多愿违。天王十二闲,玉勒黄金鞿。
言登岘椒亭,南望高阳池。习君汉彻侯,种鱼千石陂。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子孙安在哉,独乐宁可期。萧萧宰上木,长风荡余悲。
烈士可庙食,么麽可悲夫。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无渡河,无渡河,中有龙门之雪浪,天池之洪波。上有碧崖之岌嶪,下有暗石之嵯峨。蛙蚓得志相讥诃,况复龙蜃与鼋鼍。
晚角吟,声正悲。嗟尔行道迟迟兮中心有违,女心忧伤之人未归。临岐满掬泪,轻埃变污泥,壮夫安尔为。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黄绮游汉堥,羽翼矰缴远。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昭明众才子,文囿俾搜选。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尚应媿河间,笔削非大典。
昔闻吉梦占罴熊,今见得子如阿戎。先正举世称至忠,垂庆百世皆万锺。山川秀气久结融,今复俾君生此雄。五侯七貂十八公,当有八元为八龙。愧我尘埃非太真,难使此儿名作温。劝君大作容驷门,作诗聊代添金盆。
雨气天末来,暝色江皋起。层林蔽楼观,黯淡水云里。匹马何所从,翩翩五公子。异时天一方,相遇忽在此。
悲风送寒雨,遥夜俄总至。草木虽战秋,渠能保柔脆。杯盘照青灯,哦诗久无寐。安能决云开,坐见参横未。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羇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苹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