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孔父鼎,知有名世哲。英英大谏公,克世嗣前烈。翱翔金銮坡,白首贯忠节。後昆有斯人,谱系愈卓绝。
诸孤皆妙禀,况乃承义方。世济商人美,各是万夫望。拳拳奉先志,诛茆建崇堂。岂徒轮奂美,卓绝当未央。
先生王佐材,蚤岁常数奇。平生经纶志,白首初逢时。经营此堂久,乞身竚归期。堂成不及登,魂气今何之。
隐居嗣徽猷,超世得古学。行藏合用舍,闻见守约卓。清风激颓波,精义兴後觉。天子不得臣,鸿飞敻何邈。
功高翊戴重,锡土仍命氏。蝉冕旧传家,龙衮式增贲。谁云五世泽,久袭万锺贵。非惟赖先庆,奕叶艺忠义。
天地西设险,剑外分野殊。君家万里侯,支郡许专诛。威名讋华夷,玉帛走易于。韡韡常棣华,煌煌驷马车。
左蜀富山水,锦屏秀而鲜。卿云常氤氲,佳气所盘旋。蕴此天地灵,并生文武贤。称忠著甲令,节制控两川。
商朝有仁人,为奴耻荣禄。九畴传帝秘,八教清濊俗。苗裔散诸华,庆泽锺左蜀。峥嵘多望人,冠冕称盛族。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青溪翠壁泻琮琤,洞府犹传鬼谷名。幸有六经堪送老,不思唇舌慕从横。
各执梅枝不执鞭,涉溪穿竹过林烟。景纯梦里经行处,宜到青溪古洞天。
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吾观思王诗,复若清庙瑟。斯文幸未坠,且进杯中物。
霜风陨高木,零落临艾萧。幽芳枝孤秀,华心慰无聊。堂中老元亮,日赋归去谣。杖屦乐三径,为尔甘折腰。
松菊径勿荒,政欲善锄治。参商菅蒯中,高韵自超异。区别虽少勤,宝此吾臭味。勿言大钧中,与彼同一气。
青松多陈根,女桑漫柔枝。虚心任寒暑,宁与铁炭期。旨酒有妙致,青山多令姿。醉游卧丘壑,於予复何为。
痛饮可一石,宁辞手中卮。挹斗自斟酌,浇胸定为宜。心如虎在圈,事若羊触篱。执鞭吾弗能,放意从所之。
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此非柴桑里,乃有渊明俦。
葳蕤晚秋菊,芬菲忽齐开。缘阶上古垒,粲若黄金台。搔首念霜发,撷英泛羽杯。颓龄恐能制,寿侯安在哉。
楚女唱桃叶,楚巫歌竹枝。壮士抚长铗,语阑亦兴悲。君看拱把松,中有千岁姿。蕣华不及夕,柯叶漫成篱。
粤藤玉板泽於脂,歙婺隃糜理胜犀。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