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瑞气凌青閤,空濛上翠微。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露滋不堪栖,使我常夜啼。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四海帝王家,两都周汉室。观风昔来幸,御气今旋跸。雷奋六合开,天行万乘出。玄冥奉时驾,白拒参戎律。
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层台。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
羽盖龙旗下绝冥,兰除薜幄坐云扃。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金灶浮烟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自然碧洞窥仙境,何必丹丘是福庭。
千钟圣酒御筵披,六出祥英乱绕枝。即此神仙对琼圃,何须辙迹向瑶池。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