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浩露出,细履欣悠然。垅麦漾轻浪,芳草迷平川。无边绿成幄,团飞柳皆绵。老翁指谓我,渐熟高低田。
朝来一无风,秋暘剧炎锐。当年屏翳动,松竹发清吹。风岂怜我老,飘萧翔异气。泠然濯烦襟,苏息殆天意。
堂堂春将去,好花如款留。荼醾蔓层雪,芍药欹重楼。金沙插架富,蕙香转林幽。我欲助送之,飞絮漫天愁。
栽竹勿傍墙,种蕉莫近砌。顷之根蔓延,寝乃坏阶戹。持疏宛成趣,茂密相映蔽。操刀时遣獠,洗削去蓊翳。
士不远千里,访我付落中。话旧语益密,论交颜不红。酒炙乏供给,近制相延容。白饭与青刍,且饷驴与僮。
大麦未救饥,小麦渐擢芒。此时农夫叹,政阻接青黄。多畏频雨泽,只欲暄晴光。农安吾亦安,朝夕祈苍苍。
真隐古招提,长林如磔蝟。虽有群山峰,所欠一支水。草木乏秀润,岩窦燥肌理。安能借僧锡,卓处泉涌沸。
高原收菽麦,下田插禾秧。田头与地尾,一一意所量。躬耕辨好怯,择种均丰荒。所以终岁间,食米不及糠。
东冈老道友,招我阅子孙。大儿教以孝,小儿抚以温。举觞意未畅,已复月挂昏。兴言还吾庐,更待它日论。
梢梢岸上柳,粼粼岸下波。晴云羃远岫,东风扇微和。去冬身耕植,连春无干戈。田畯知此意,种秫应更多。
平生江海性,俗冗不到眼。偶然牵禄养,遂复事篇简。所愧道益远,所喜性羽懒。末路终此惠,尤得养樗散。
客惠双井芽,千里冒寒暍。品格自高胜,香味两奇绝。小小猷溪磨,团团掌中月。挥肘喜旋之,纷泊看落雪。
前岩有兰若,委径宜细履。未能望窣堵,屡复涉清泚。路纡疲脚力,僧老识茶味。策杖趁栖鸦,斜阳在林际。
我本汝颍士,老隐天台山。一瓢顾粗足,三谒无厚颜。身与樵牧远,居眇林壑间。不为物事役,常对风日闲。
晨起冒清露,笋舆出城闉。原野回旧色,花柳摇新春。眷言山林性,常与鱼鸟邻。恰然适襟抱,自谓羲皇民。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
凄风入林薄,旵日升山迟。槿花落因雨,菊英开映篱。身老每倦客,目昏犹喜诗。所欣水云念,得赴猿鹤期。
晚家台山下,云水同一乡。人事讲邻曲,鸡黍期相当。秋风起木杪,凉气吹衣裳。东家喜见招,社瓮开新尝。
今岁立秋早,便觉驱探汤。虽有正午热,已觉中夜凉。麻豆率房角,早禾亦上场。吾心喜可知,纪实藏诗章。
白日忽若暮,北风天正寒。浓阴欲酿雪,云侣商量间。群儿竞喜跃,婢子争仰看。命席拨瓮碧,取醉期尽欢。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