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驴。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余。千古全生才一士,可怜登览尽丘墟。
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伽篮似蜜脾。万室千门俱面势,不应独是紫霄奇。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呼来着冠紞,野貌不改昔。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
蔡侯饱学囷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立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睢如坠雨。东城禽羽未足言,柏直何为口方乳。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斋苦。
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皇天于春自着意,安排未遣东皇家。朝雨已教润压土,晓风更将寒约花。诗篇驱使到老得,酒船拍浮即生涯。四年逢春今日好,可是芳物年年加。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园林日夕好,花繁时鸟飞。少年玩芳物,不饮成坐悲。只今未白发,念昔已依依。纷华战吾道,决胜当有归。挫锐培其根,外槁中匪衰。念方终日行,辎重安得违。
幼闻锦江春,欲访子云宅。叩门问奇字,便埽四方迹。青云看一鹗,凡毛愧累百。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
斋居忽若遗,不识身与境。颇疑酣中似,奈尔辄复醒。东坡自云然,挈世一裘领。是事吾有师,安敢囊出颖。指穷火巳传,岂待得薪炳。
庭前两古柏,凌霄灿其英。问此谁荣枯,雪霜见其情。荣枯何足计,有酒还自倾。熟寐暂展转,觉来一蝉鸣。归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
高贤众所怀,众理应取是。如何济众事,难成复易毁。功成身无与,天运亦复尔。轩裳役群愚,儿曹眩文绮。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一丘一壑感归心,过尽青山几茂林。自载五杉如碧凤,欲看春雨舞庭阴。
疏林小雨月胧明,商颂琅琅半夜声。邓子弓强殊未发,欲驰桑本犯坚城。
寂寂醒醒谁得知,万重故纸压须弥。不缘饶舌丰干道,拾得山间底小儿。
先生三尺琴,断绝弦上音。欲求凤喙胶,弱水毛犹沉。
净名良久文殊叹,此是如来不二门。要识结瘖非是默,应知分别亦无言。一弦曾得嵇生愧,三复能令孔子尊。正复立谈封万户,时清何害口澜翻。
虚斋闭疏窗,竹日光耿耿。更无司业酒,但有广文冷。人怜出入独,自喜往还省。时作苦语诗,幽泉汲修绠。
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一茧秋蝉之丽縠,百和更生之宝香。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