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翦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无言堪自喻,偶坐更相悲。木落惊年长,门闲惜草衰。买山犹未得,谏猎又非时。设被浮名系,归休渐欲迟。
空门寂寂澹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向白云晴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共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远自五陵独窜身,筑阳山中归路新。横流夜长不得渡,驻马荒亭逢故人。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朱旗半卷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今年十月温风起,湘水悠悠生白蘋.欲寄远书还不敢,却愁惊动故乡人。
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停舟一对湘江哭,哭罢无言君自知。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木叶纷纷湘水滨,此中何事往频频。临风自笑归时晚,更送浮云逐故人。
霜雁群飞下楚田,羁人掩泪望秦天。君行江海无定所,别后相思何处边。
湖上逢君亦不闲,暂将离别到深山。飘蓬惊鸟那自定,强欲相留云树间。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行客自知心有托,不闻惊浪与啼猿。
风传画阁空知晓,雨湿江城不见春。堆案绕床君莫怪,已经愁思古时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