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时虽苦节,趋世且无机。及觉知音少,翻疑所业非。青云如不到,白首亦难归。所以沧江上,年年别钓矶。
故里花应尽,江楼梦尚残。半生吟欲过,一命达何难。特立珪无玷,相思草有兰。二年春怅望,不似在长安。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听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物外与谁期,人间又别离。四方多事日,高岳独游时。猿狖潇湘树,烟波屈宋祠。无因陪此去,空惜鬓将衰。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方期五字达,未厌一箪贫。丽句劳相勉,余非乐钓纶。
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举世轻孤立,何人念苦心。他乡无旧识,落日羡归禽。况住寒江上,渔家似故林。
因君话故国,此夕倍依依。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却是风尘里,如何便息机。
怀君非一夕,此夕倍堪悲。华发犹漂泊,沧洲又别离。冷禽栖不定,衰叶堕无时。况值干戈隔,相逢未可期。
双黛俨如嚬,应伤故国春。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梦觉传词客,灵犹福楚人。不知千载后,何处又为神。
木落曙江晴,寒郊极望平。孤舟三楚去,万里独吟行。鸟占横查立,人当故里耕。十年来复去,不觉二毛生。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把君诗一吟,万里见君心。华发新知少,沧洲旧隐深。潮冲虚阁上,山入暮窗沈。忆宿高斋夜,庭枝识海禽。
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
我泛潇湘浦,君行指塞云。两乡天外隔,一径渡头分。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不堪来去雁,迢递思离群。
孤云无定踪,忽到又相逢。说尽天涯事,听残上国钟。问人寻寺僻,乞食过街慵。忆到曾栖处,开门对数峰。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