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篱。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头上有朝簪。自当台直无因醉,一别诗宗更懒吟。世事每将愁见扰,年光唯与老相侵。欲知居处堪长久,须向山中学煮金。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千载人空尽,一家冤不移。吟寒应齿落,才峭自名垂。地远山重叠,难传相忆词。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别路在春色,故人云梦中。鸟啼三月雨,蝶舞百花风。烟束远山碧,霞欹落照红。想君登此兴,回首念飘蓬。
幽居邻里少,江际复山阿。潮去蝉声出,天晴鹤语多。老人能步蹇,才子奈贫何。曾见春官语,年来虚甲科。
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安康虽好郡,刺史是憨翁。买酒终朝饮,吟诗一室空。自知为政拙,众亦觉心公。亲事星河在,忧人骨肉同。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几时诏下归丹阙,还领千官入阁门。
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晓眠离北户,午饭尚生衣。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
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彩仗迎春日,香烟接瑞雪。珮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数杯黄菊酒,千里白云天。上国名方振,戎州病未痊。静愁惟忆醉,闲走不胜眠。惆怅东门别,相逢知几年。
终日自缠绕,此身无适缘。万愁生雨夜,百病凑衰年。多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疮头梳有虱,风耳乱无蝉。换白方多错,回金法不全。家贫何所怨,将在老僧边。
九衢名与利,无计扰闲人。道远期轻世,才高贵重身。石脂稀胜乳,玉粉细于尘。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嵩山高到日,洛水暖如春。居住应安稳,黄金几灶新。
闭门常不出,惟觉长庭莎。朋友来看少,诗书卧读多。命随才共薄,愁与醉相和。珍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