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论归清德,皇心重第成。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漠然天造与时新,根著浮沁一气均。万物不须彫刻巧。正如恭已布深仁。
浮阳满野白溶溶,泽底山椒淑气通。草木岂能知造化,一华一叶尽天功。
候雁来归北,寒鱼陟负冰。相鸟风色改,阳欲日华升。
盛德方迎木,柔风渐布和。省耕将效驾,击坏已闻歌。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肇履璿玑历,重飞缇室灰。寒随土牛尽,暖应斗车回。
比日聚官舍,笑言曾未厌。暂成挥手别,各有侍祠严。晴景朝朝丽,春容物物添。解斋当共醉,莫遣此期淹。
天意清和二月初,春风不动整如梳。陶潜宅外时无此,想更萧条不易居。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所悲道业寡,汩没无它贤。深惧岁朋颓,宿心空弃捐。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朴学居人后,清涂忝从先。瓠因无用弃,木为不才全。比得林泉趣,仍衣邑里贤。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
富寿安民旧学违,符移拥笔素心非。青云有路那足顾,白发满头胡不归。永日杜门无俗客,临风隐几得天机。西山爽气秋应好,恨不相从上翠微。
安东窝中自在身,犹嫌名字落红尘。醉吟终日不知老,经史满堂谁道贫。长掩柴荆避寒暑,只将花卉记冬春。料非闲处找乖客,乃是清朝避世人。
何事挂冠客,至今留帝台。红尘终可厌,青眼不长开。春路半销雪,寒枝初破梅。南园虚客席,洒扫望公来。
护根带土我亲移,荷锸汲泉君自种。悦目宁将恶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洛人载花不栽药,吾属好尚何其偏。服之虽能已百疾,爱间成癖无由痊。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画戟衣中趋绛帐,驿亭门外拂征鞍。已嗟漂泊三年别,更负从容十日欢。煖席未穷谈笑乐,陟冈相望滞留难。杨鞭策马几多意,原上秋风作晓寒。
淋淋出海门,百里雪花喷。坐看东归去,平沙空有痕。
平江谷上潮,古木自萧萧。两岸饶葭苇,寒波浸寂寥。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