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
霜露苍苍宰树高,累茵列鼎重鸿毛。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才薄无由裨覆焘,命奇不得报劬劳。平生念此心先乱,蓼蓼难分莪与蒿。
明府学既优,所闻今得施。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西斋几黄卷,治原俱在兹。
索索夕风遒,渡瀼瀼朝露哀。啅雀袅寒枝,宿萤依败叶。眇然秋兴长,坐与江潮接。
百里有民社,古为子男国。苟有爱物心,稚老皆蒙德。为身不为人,鄙哉陶彭泽。
驿道苦车马,田庐悲斧斤。谁栽官舍前,老朽完天夫。所愿明府心,庇村如庇人。
溪深荒径微,寻胜不知疲。寒月影随马,晓风冰满髭。行歌被褐叟,聚戏拾薪儿。外野饶真趣,令人襟抱夷。
下奈衰鬓白,羞看朝鉴明。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芙蓉幕下惜余闲,不使芳华取次残。珍果醇醪与新句,并将佳味助清欢。
盛阳金气伏,华宇玉樽开。真率除烦礼,耆英集上才。炎蒸疑远避,流景忘西颓。幸添俊游并,仍惭右席陪。蒲葵参执扇,冰果侑传杯。相国方留客,如何务早回。
今岁台星聚洛中,甘棠前后两阴浓。英辞唱和诗千首,高宴游陪禄万钟。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间字小雁相从。西湖在望亲朋远,节物那堪处处逢。
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正书簿书稀,萧萧风雨寒。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盘。晴蜗潜叶底,螟雀投林端。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且免一日无,何须千亩宽。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疏柯于玉耸,密叶翠羽蒙。午景疑余清,夕照留残红。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之人心若鉴,万状静相对。乔林拥砌底,修岭倚窗背。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徐徐杖屦整,蔼蔼效原晦。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孤亭冠山椒,正视物不隔。六合纵心赏,万家穷目力。髻鬟乌奴翠,衣带嘉陵碧。霞生白水尾,日没九陇脊。
凛然陵霜色,本自生丘壑。徒之群子庭,栽培固不薄。静夜声飂飂,清书阴漠漠。秀气逼檐楹,翠影通帘箔。知君栋梁材,大匠偶未度。但守岁寒心,间轩亦不恶。
书意勤渠诗意新,清如白雪暖如春。西游不尽溪山乐,策马归来就故人。
天禄淹回德齿尊,暂留汾曲两朱轓。闲轩坐啸正飞雪,同舍倦游不及门。空叹高歌如郢客,愧无佳赋似文园。坐中犹欠邻几在,深负棋枰酒与樽。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尤。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巾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袄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