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