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五陵无限人,密视龙沙记。龙沙虽未合,气象已灵异。昔时蛟龙湫,半作桑麻地。地形带江转,洲浮有连势。
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迹。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夸殊力。
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自鸱夷去后,狂澜未息,从此压,潮头倒。
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河势横斜带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经。驿名未改风尘黑,碑字犹存雨藓青。芦福园林僧杳渺,撷芳洲渚妓娉婷。汝南一值贤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名山久相望,今日为著屐。到寺第一义,古松互蟠屈。一一龙蛇形,风雷气萧瑟。缨络桧两株,皆数百年物。
祠边两小鸟,相依道人室。厨中炊饭香,即至不一失。啄粟就掌内,了无猜与栗。岁月知几何,相忘祇如一。
马如游龙车若水,刘郎周郎玉相倚。柔风暖日故蒸春,紫燕黄鹂自相语。先生染笔写乌丝,美人持杯唱《金缕》。醉来为爱落花多,急扫苍苔坐红雨。
淹薄武林游,重轮忽四望。兴谐谢客幽,迹类向长放。崇岭遵逶纡,澄湖泛滉瀁。莲刹诣诸天,香台遍昭旷。
石丈云岩上,神龙噀水飞。四时作风雨,万斛泻珠玑。不可形容处,无穷造化机。非他瀑布比,对此欲忘归。
月出赤甲如金盆,蹲龙呀口吐复吞。长风浩浩挟之出,影落半江沉复翻。天高夜静四山寂,惟有滩声喧水门。高斋诗翁不可作,我亦不眠终夕看。
灵祠真馆閟山隈,形势相高对越台。莓径翠依屏上转,藕花红绕监中开。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夹道万星攒骑火,满城争看使君回。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我昔谒紫皇,翳凤骖虯龙。俯不见尘世,浩浩万里空。谪堕尚远游,忽到汉始封。西望接蜀道,北顾连秦中。
晓鼓潭潭客梦惊,虎牙滩上作船行。山形酷似龙门秀,江色不如伊水清。平日两京人少壮,今年三峡岁峥嵘。卧闻乳石淙流响,疑是香林八节声。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
早是蓬山预校雠,起居常赴殿东头。鹓鸾拥陛联簪笏,日月开天拜冕旒。一出光阴销远郡,两形篇什咏清秋。有人更在杨庄上,文似相如肯见休。
试看初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云归洞天形瘦,风落前村笛弄哀。擬结青楼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
江天无少异,幽鸟下清沙。路去山形断,川回渡口斜。龛岩千万穴,店舍两三家。清影四时好,都城况不赊。
世间万类皆可睹,茫昧独有鬼与龙。此图画龙二十四,状貌诡谲各不同。得非物产有异种,或曰神变无常踪。一龙揵尾欲上水,足爪犹在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