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方舡载酒下江东。箫鼓喧天浪拍空。万山紫翠映云重。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作笺我欲问龙公。
夕烽戌鼓。悲凉江岸淮浦。雾隐孤城,水荒沙聚。人共语。
水满平湖香满路。绕重城、藕花无数。小艇红妆,疏帘青盖,烟柳画桥斜渡。恣乐追凉忘日暮。箫鼓动、月明人去。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
晴雪楼台,试灯帘幕,适是元宵。罗绮娇春,帝城风景,今夜应饶。争知我系如匏,便_月良天任教。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更鸣黾击鼓,喷玉吹箫。
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香佳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香火冷残箫鼓。斜阳门外今古。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
手种门前乌臼树,而今千尺苍苍。田园只是旧耕桑。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绿窗划地调红妆。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玉为楼观银为地。秋到中分际。淡金光衬水晶球,上碧虚、千万里。香风浩荡吹蟾桂。影落澄波底。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
千丈风漪。霁光明处,花柳高低。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贪呆觑着帘儿。不好价、伊家怎知。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敲面风轻,一两点、海棠微雨。春总在、英雄元帅,晓来游处。楼阁万家帘幕卷,江郊十里旌驻。有黄鹂、百舌啭新声,垂杨舞。
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和气自悠扬。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
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一番须作一般看。又听竞船箫鼓、沸江干。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及时蒲黍漫登盘。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华灯自是年年好,月淡烟空。依旧东风。箫鼓吹香醉脸融。谢他诗侣还相觅,雨迹云踪。不分情浓。柳浅梅深鬓影松。
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击鼓吹箫花落未。杏梅桃共李。水底鱼龙惊起。推枕月明千里。伊吕衰翁徒尔耳。我怀犹未是。
玉水灵山地,燕寝亦书功。邦人耆老,诞弥佳节以词通。尔岂知吾恺悌,我乃因君谈笑,祝寿酒杯同。箫鼓少人会,歌舞为谁容。
民无札瘥,岁无荒饥。冬既寒而雪,春方交而雨。邦民德之,乃因民所欲而尊其知。正月之望,张灯公廨,以旁施于亭也,令民游观无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