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黯黯夜烟青,寥寥秋汉迥。海月出天高,霜云泊天静。鹤鸣知露寒,树影当轩正。幽客独未眠,经窗夜声磬。
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按部既优游,时此振衣襟。
十月临皋暮。客从予、黄泥之坂,凛然霜露。相与行歌而言曰,月白风清如许。念无酒、归谋诸妇。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饥鸶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近甸骚屑馀,当宁焦劳甚。剖符寄非轻,弄印择已审。盎然春风和,解此寒色凛。吾闻守四隣,岂必卫堂寝。
始吾得三满,自谓得过人。一日不见之,已恐愚贱滨。忧思丛中来,腹肠生毛鳞。轻舟刺而南,久结愿解伸。
蝉噪高柳岸,鹭飞远沙汀。萧然感予怀,清净游神庭。老树失故绿,残芳谢微馨。胡为趣召节,日日晨昏星。
夜骑玉鳌採明月,蘂殿瑶台寒彻骨。三十六天不闭门,风吹琪花散飞雪。箫韶鸣处队仗多,八万霓裳歌一阕。紫皇宴罢驾方出,整衣端简去朝谒。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草深萤聚浑成怜,月暗鹤飞惟有声。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手持一枚寒水晶,十指击戛如玉鸣。曲弹白雪阳春调,调有高山流水声。松梢鹤唳恰夜半,寒烟寂寂风泠泠。纸衾瓦枕冷如水,展转无梦睡不成。起来搔首抚一阕,吟罢满山秋月明。
飞楼压城城跨野,黄河逶迤避条华。城南鸟道拱高岩,入谷车箱不容马。解鞍初步石苔青,细泉鸣遶竹间亭。肩舆直上十八折,维以采丝双巨緪。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入门尘虑虑,盥漱得清泚。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西风吹暑天益高,明月耿耿分秋毫。彭城闭门青嶂合,卧听百步鸣飞涛。使君携客登燕子,月色着人冷如水。筵前不设鼓与钟,处处笛声相应起。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泚。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知己念不见,块然何为生。慈母无丑子,澹父有妍情。冻云少舒泰,独鹤多哀鸣。兹怀若为写,援琴不成声。
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鹿门最秀发,十里行松柽。
黄鹤一远举,千年方始归。众鸟念其群,哀鸣亦相依。彼美双鸳鸯,一旦生乖离。幸有盈尊酒,聊以与子违。
先生早贵当天升,文章尔雅传六经。腹包万卷书纵横,玉堂草制群公惊。绣鞯绿发趋承明,意气已向沙堤行。出入四纪更宠荣,声华摩空郁峥嵘。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