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往岁曾游大阳寺,倚天楼殿碧参差。明安庵迥峰蛮古,杨广城高迳路危。满壑松声僧定处,一堂秋雨客谈时。如今细想经行地,三复遗诗血泪垂。
高僧如云不受缚,乌藤五尺陪行脚。几年陈迹旋磨牛,一日横空出笼鹤。江山悠远天宇阔,眼力穷时吟吻渴。含新嚥秀入清脾,蔬笋敢污甘露钵。
惭非限客郑当时,猥荷高人不见遗。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过从未许泥行数,属和多因险韵迟。彼此缄滕各收拾,他年开卷两相知。
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春江晚多思,拂面风棱棱。舟行明镜中,天水同一澄。沧波濯新柳,乔松上寒藤。风梅雪飘径,两麦青平陵。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贮泉烹豆粥。太行苦雾朝塞门,相与持杯煖寒腹。集仙学士著绣衣,瑞节前驱光照玉。入境风生三十州,高廪临边溢红粟。
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行寻修竹寺,僧老青山围。
凤凰山下方求隐,摩竭城中又转身。星电交驰何处是,旋机倒用若为陈。居士门高无异说,山僧行处脱根尘。风作伴,月为邻,三眼摩醯笑似嗔。
湖际山何限,飞来独著名。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树因含玉润,泉为炼丹清。
草木传真笔力高,戴嵩牛在一秋毫。此行莫拟天台去,忍作孤僧过石桥。
出门疑浪游,转眼逢杰观。山斗路将穷,脚欹行大缓。信筇扪石根,恍若得一间。鵒谺欲上吞,浑沌疑始判。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入夜跏趺多待月,移时箕踞为看山。苔生晚片应知静,雪动秋根会见閒。瘦鹤独随行药后,高僧相对试茶间。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频频此往还。
一迳入云壑,游人高下行。绿萝垂绀幰,屏壁削层城。山气蒸衣湿,松风洒面清。野僧遗万事,饱听石泉听。
予生驽且钝,良御谩加鞭。蹇步常居后,长途靡克前。於焉辞里塾,竟尔向林泉。鲁诰方擩哜,真乘又赜研。
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清规映当代。劲节摩秋空。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
谁人画此二菩萨,趺坐花心乘象狻。弟子先后执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出林修道几世劫,颜貌伟丽如开莲。重崖宛转带林树,野水荒荡浮云天。
吴王避暑地,西施採香路。陵谷隅未移,山川尚如故。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