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
城南压沙古河淤,沙上种梨千万株。隆冬十月我独往,风吹叶尽枝条疏。老僧屈指数春候,却后百日花当苏。微风细雨膏润足,枝头万万排明珠。
春深风雨半相和,节物令人意绪多。中酒何须问贤圣,和诗今尚许羊何。高人不受尘土侵,三年浙江藏何深。久闲物理有相复,历城官事森成林。
夜雨泗河深,晓日轻舟发。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公来初无事,丰岁多牟麦。
南山李将军,疋马独行猎。田中射虎豹,后骑不容蹑。丈夫贵自遂,老大饶惊慑。飘摇天地间,自视如一叶。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従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顺公七十四,神完气定,聪明了达。对之怅然,怀想畴昔,作二篇赠之。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已动心先驰。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羁。
世事悠悠未遽央,虚名其意两相忘。休夸失马曾归塞,未省牵年解服箱。四客高凤惊楚汉,五君新咏弃山王。秋来安有渔樵梦,多在箕峰颍水傍。
冠石新墙日月回,丰堂环殿起崔嵬。钟随秋势金声壮,佛隐寒云玉座开。流水远奔双涧去,平林高拥四山来。麒麟细草南东路,一望松门意自哀。
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地气方以洁,崖声落潺潺。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山川困游人,而不断归梦。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日光驱人身,扰扰逐群动。乡思须暂忘,世事哪止重。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细草疏云一径凉,纵吟閒望兴何长。僧关入竹行随意,野茹持钱得满筐。江腹远吞千壑翠,峡门高控两崖苍。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霜余荆吴倚天山,铁色万仞光铓开。麻姑最秀插东极,一峰挺立高嵬嵬。我生智出豪俊下,远迹久此安蒿莱。譬如骅骝踏天路,六辔岂议收驽骀。
登临自古骚人事。惨栗天涯意。金华峰顶做重阳。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相君携客相应记。几处容狂醉。双溪明月乱山青。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宽。风惊梧叶阵,雨暗菊花团。凉色宜欹枕,秋光怯凭栏。向来疏懒意,景物暂相欢。